1、狗咬两天了,报警来得及吗
被狗咬伤两天后,报警仍然是来得及的。虽然时间上有肯定的延迟,但报警的目的在于记录事件、寻求法律帮助和协调解决纠纷。
1.当孩子被狗咬伤时,无论过去多长时间,受害人都要准时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权益。报警后,警察一般会到场对双方的纠纷进行协调,并记录在案。
2.假如协调不成功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程序,受害人可以选择起诉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。因此,法律快车提醒,即便狗咬事件已经发生两天,报警依旧是有效的。
2、被狗咬伤应找哪个赔偿
被狗咬伤后,应找哪个需要赔偿取决于具体的状况:
1.饲养的动物导致别人损害的,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这意味着,假如被狗咬伤,狗的主人一般应承担赔偿责任。
2.假如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的,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。
3.若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致使被狗咬伤的,受害人既能够选择向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请求赔偿,也可以选择向第三人请求赔偿。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赔偿后,有权向第三人追偿。
因此,在确定赔偿义务人时,应综合考虑具体状况和有关法律规定。
3、被狗咬伤赔偿项目及标准
被狗咬伤后,受害人可以需要赔偿的项目及标准如下:
1.医疗成本,这包含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、住院费等,与康复费、整容费及以后治疗的成本。
2.误工成本,这依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确定,有固定收入的根据实质降低的收入计算,无固定收入的参照有关标准计算。
3.护理成本,这依据护理职员的收入和护理人数、护理期限确定。交通成本也是赔偿项目之一,包含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职员就诊等成本。
4.精神损害抚慰金,虽然没具体的数字化标准,但受害人可以参考实质状况进行倡导。这类赔偿项目和标准旨在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,确保其得到应有些赔偿。